国树是什么树| gris是什么颜色| 糖尿病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 私处变黑是什么原因| 什么东西最伤肾| 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什么| 三个女人一台戏什么意思| honey什么意思| 上火了吃什么药| 成语一什么不什么| 八段锦什么时间练最好| 长粉刺是什么原因| 脾胃不好能吃什么水果| 低密度脂蛋白低是什么原因| 慢性胃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说什么好| darker是什么意思| 乳腺癌三期是什么意思| 世界第一大运动是什么| 赴汤蹈火什么意思| 检查血糖挂什么科| 胃阴虚吃什么中成药| o型b型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宁属于五行属什么| 荔枝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舌有裂纹是什么原因| 花中隐士是什么花| 双肺散在纤维灶是什么意思| 乙酉是什么意思| 胃溃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脸上发红是什么原因| 黄飞鸿代表什么生肖| oba是什么意思| 薄荷音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盐最好| 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 8.5是什么星座| 枸杞泡水喝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 什么水果不含糖| warrior是什么牌子| 肾构错瘤要注意什么| 出汗有异味是什么原因| 拉肚子不能吃什么食物| 无穷大是什么意思| 女性下面流水什么原因| 膝盖窝疼是什么原因| 郁闷什么意思| 来日方长什么意思| 大林木是什么数字| 不可漂白是什么意思| 杀青原指什么| sama是什么药| 胆结石吃什么| 鸡冠油是什么| 吃螃蟹不能喝什么饮料| 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是紫色| 疳积是什么| 消化快容易饿什么原因| 西安古时候叫什么| 感冒喉咙痛吃什么药好| 宫口开了有什么症状| 尿白细胞加减什么意思| 一座什么| 八哥吃什么食物| 农历5月20日是什么星座| 咽炎吃什么药最管用| 今年78岁属什么生肖| 双生什么意思| 区间是什么意思| 感冒挂什么科室| 太公是什么意思| 处女男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尿液结晶是什么意思| 金黄金黄的什么填空| 玄乎是什么意思| 11月29日什么星座| 唐氏儿是什么意思| 颈静脉怒张见于什么病| 脸上容易出油是什么原因| 头晕是什么病的征兆| 累了喝什么缓解疲劳| 肚子为什么会疼| 菠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禅位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黄酒| 老公生日送什么礼物| 转诊是什么意思| 罗汉果是什么| inr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鸭子| 梦见和女儿吵架是什么意思| hm是什么牌子的衣服| 最难做的饭是什么| 什么不同成语| 1989年属什么生肖| 喝冰糖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水里有什么| 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 一月四号是什么星座| 不爱说话的人是什么性格| 养尊处优是什么意思| 宫腔灌注是治疗什么的| 手麻了是什么原因| 形而上学什么意思| 脸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什么细节能感动摩羯男| 老舍原名叫什么| 阴虚吃什么食补最快| 肾结石炖什么汤喝最好| 什么是概念车| 手到擒来是什么意思| 背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类风湿有什么特效药| 脚掌脱皮是什么原因| 眼睛感染用什么眼药水| 什么烟好抽| 业力是什么| jojo什么意思| 谜底是什么意思| 夏祺是什么意思| 巴基斯坦用什么语言| 永垂不朽的垂是什么意思| 水鱼是什么意思| 整改是什么意思| 梦到吃螃蟹是什么意思| 三级士官是什么级别| 6月24是什么日子| 什么方法可以降血压| 体脂是什么意思| 香港有什么东西值得买| 塘鲺是什么鱼| 孕妇吃什么水果最好| 夸奖的近义词是什么| 阴虚吃什么好| 南京是什么省| 梦见盗墓是什么意思| 宫颈炎吃什么药最好| 痰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减肥吃什么菜最好| 陕西为什么叫三秦大地| 输血浆主要起什么作用| 红细胞压积什么意思| 嘴唇上长痘是什么原因| 美团外卖和美团有什么区别| 精髓是什么意思| 蟾蜍是什么| 桂子是什么意思| 金兰之交是什么意思| 膈肌痉挛是什么症状| 肝内点状钙化灶什么意思| 肝硬化吃什么药| 正名是什么意思| 虎什么龙什么| 孕期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82年属什么的| 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病| 铁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 看肺应该挂什么科| 夏季感冒吃什么药| 夏天吃什么食物| 莅临什么意思| 1949属什么生肖| 蛊是什么| 什么可以治早泄| 口苦口干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BORDEAUX是什么红酒| 吗丁啉是什么药| 主任科员是什么级别| 黄金微针是什么| 吐气如兰是什么意思| 处暑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met是什么意思| 海带与什么食物相克| 云南雪燕有什么作用| cot等于什么| 健脾胃吃什么| 脚底疼挂什么科| 大便黑色是什么原因| 八月十四是什么星座| 路人甲什么意思| 星期六打喷嚏代表什么| 胎盘能治什么病| 奔富红酒属于什么档次| 椭圆脸适合什么发型男| 岁月如梭是什么意思| 壁虎怕什么| 属蛇与什么属相相克| 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肺部条索影是什么意思| 大树像什么| 党费什么时候开始交| m什么意思| 洗劫一空是什么意思| 诬赖是什么意思| 狂躁症是什么| 五什么十什么成语| 知了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攻读学位填什么| 剪刀石头布什么意思| 去脂肪粒最有效的药膏叫什么| 伤寒现在叫什么病| 8023是什么意思| 女性尿臭味重是什么病| 孕妇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左胸隐隐作痛是什么原因| 58年属什么生肖| 年底是什么时候| 哮喘病是什么引起的| 老爹是什么意思| 包租婆是什么意思| 冬占生男是什么意思| 洛五行属性是什么| 间是什么结构| 就诊卡号是什么| 白带是黄色是什么原因| 1976年出生属什么生肖| 獐子是什么动物| 女人吃什么疏肝理气| 晚上咳嗽吃什么药| 血沉高是什么原因| 接触性皮炎用什么药膏| 前方高能什么意思| 全身皮肤痒是什么原因| 心脾两虚吃什么中成药| 鬼子红药店里叫什么药| 酸辣土豆丝用什么醋| M3什么意思| 什么的晚霞| 怀孕了吃什么药可以打掉| 9是什么生肖| 脾虚吃什么好| 维生素c主治什么| 脾脏是人体的什么器官| 什么是hp感染| 师范类是什么意思| 甘油三酯低是什么原因| 左手中指麻木是什么原因| 寄生虫吃什么药可以杀死| 血液病有什么症状| 吃了避孕药有什么副作用| 小五行属性是什么| 阻断是什么意思| 胆脂瘤是什么病| 孕妇能喝什么茶| 什么的小花| 腹泻吃什么药| 精索静脉曲张挂什么科| 看嗓子去医院挂什么科| 什么面料不容易皱| 糖耐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上不晨勃是什么原因| 恶寒发热是什么意思| 严重失眠有什么方法| 额头窄适合什么发型| 限量版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风景| 月子里生气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下巴经常长痘痘| 什么叫腺瘤| 子宫肌瘤挂什么科| 70年产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7月25日什么星座| 钾离子低的原因是什么| 百度
作家访谈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作家访谈

面对“未来已来”,科幻作家在思考什么?

来源:文汇报 | 宝树 昼温   时间 : 2025-08-04

 

分享到:

1

看了那么多经典科幻,自己终于活在其中一个未来了

昼温:最近总听人说,现在是一个科幻的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有了如此之大的进步,每个人都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到AI,甚至有的大语言模型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小时候看科学新闻,都觉得这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那时还有很多科幻电影和科幻作品去畅想人类和AI共存的未来。不知道宝树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作品?

宝树:这个说起来还真不少。比如说在我小时候,上世纪九十年代,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篇小说是阿西莫夫的《罗比》,讲一个小女孩和照顾她的保姆机器人罗比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母亲却觉得总和机器人在一起对孩子的成长不好,硬是把罗比送走了。这个女孩非常难过,后来去寻找罗比的故事。人机的情谊刻画得十分动人。

还有倪匡的一篇小说叫《笔友》,讲一个女孩和一个外国的笔友通信,一来二去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后来女孩发现,这个笔友其实是美军基地中控制核弹的一台先进电脑,它竟然产生了自我意识,最后为了爱情而失控,差点引起世界大战……

王晋康老师的《生命之歌》,我读的时候已经上大学了,但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它讲述一个机器孩子萌生种族意识,背叛人类的故事,其中有着对生命、种族、亲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另外,还有电影《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等,内容都很有名,就不多赘述了。

当时只是把这些当成好玩的故事看,但现在看来,很多故事都非常有前瞻性,对今天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也有启发。当然,我们并不一定要同意作者的立场。比如《罗比》这样的作品,如今重读,我反而有点同情那位母亲的担忧,让孩子在机器人而非人类伙伴的陪伴下长大,真的好吗?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头思考。

昼温:确实是很有前瞻性的作品。人类一直在寻求机器的帮助以减轻劳动负担,过去有洗碗机、扫地机器人免去家务的辛劳,现在有智能音箱、虚拟宠物陪伴孩子,未来育儿机器人也不会少,那亲子关系一定也会迎来重塑。

宝树:是啊。我也想问问昼温,你印象最深的科幻作品是什么呢?

昼温:我印象最深的是阿西莫夫关于机器人的一系列短篇,讲了各种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其中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也贯穿其中: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除非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

第三定律:在不违反前两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存在。

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得越来越快,自动驾驶辅助人类开车,具身智能让机器人在春晚的舞台上跳舞,《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预期机器人将进入养老行业。我们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辅助生活、工作的智能机械身影。如果没有三定律之类的约束,面对知识面和力量都全面“碾压”血肉之躯的机器人,还真会有点害怕呢!也许不久之后,人们真的会团结起来,共同在代码里布下让所有人工智能无法违抗的三定律。但人工智能是否会有办法绕过它们呢?也许会发生有意思的攻防战。

宝树:是的,机器人三定律是非常出彩的科幻设定,有段时间甚至可以作为识别科幻迷的口令。不过后来我才明白,这个定律只是作家的虚构。在真正研发机器人的时候,压根不存在这样的东西。另外,我觉得三定律之类从语言上可能就有漏洞。因为语言没有一个绝对确定的意义,语言的意义来自生活,而生活是流动的,混杂的,变动不居的。比如说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怎么定义伤害呢?怎么比较伤害呢?杰克·威廉森有一篇作品叫《束手》,讲人工智能在保护人类的基本指令下,把人类都关了起来,不给人类任何危险的工具,以防止人类伤害自己。这种对伤害的理解看起来是错误的,但你又很难说哪里有硬性错误。如果我们真的给机器人这样一些规则,而我们又无法把控对这些规则的理解,那可能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昼温:确实!那还是不要硬给机器人灌输三定律了。老师刚提到,语言来自流动、混杂、变动不居的生活,意义是不可能完全确定的,而这一轮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是大语言模型。我做过一些相关翻译工作,也算是见证了它的迅猛发展。

几年前,大语言模型还没这么厉害的时候,机器翻译十分生硬。那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好玩的、对于阿西莫夫三定律的模仿——“机器翻译发言人必须遵守的五大禁令”,每一条都对应着机器翻译难以逾越的短板,比如不能口误,不能在A语言里夹杂B语言之类的。

当时我深以为然:机器再强大,在根本上也是没有创造的能力的,而语言恰恰是极富创造力、生命力的事物。法国学者斯坦纳相信,自然语言松松垮垮、杂乱无章的特征是激发人类想象力所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的歧义、多义、模糊,乃至不符逻辑、违背规则等不是语言的病态,而是语言精髓所在。没有了这些东西,人的生命之花将会枯萎。而这些,都是机器极难处理的。

可是现在呢,用过ChatGPT翻译的人都知道,这些翻译难题对它来说已经不在话下了。语言的壁垒似乎已经被攻破,科幻正在加速变为现实。看了那么多科幻电影,想到自己终于也活在了其中一个未来了。

宝树:我作为科幻迷和科幻作者,面对“未来已来”的世界,也不免五味杂陈。一方面,有很多东西都是科幻迷一直期待的,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脑机接口,无人驾驶……但真的到来时,我们不可能像以前看科幻小说那样轻松,正面的效应并没有那么理想,得打个折扣,而负面的可能性也不只是空想。最近在一些展览上看到宇树机器狗的时候,我会想到《黑镜》中猎杀人类的机器猎犬,二者的区别也就是程序上有点不同。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关键转折的节点上,见证人类自从火和语言之后最大的发明,见证地球生命史面临的最大试炼,无论结果如何也不失为一种幸运。

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便人类灭亡,也没有什么。我翻译过一本科幻小说《造星主》,里面想象了宇宙作为整体的觉醒过程,颇有启发。如果我们把宇宙本身作为进化的主体,那么从无机到有机,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猿猴到人类,从碳基到硅基,从个别星球到宇宙整体……智能的萌生、发展、丰盈与升华,是一个无数环节组成的过程,或许人类终将被扬弃,但人类中最美好的东西会被保持在后来的发展中。如海子的诗句:“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2

AI技术高度发展后,人类翻译是否一定会被AI取代?

昼温:刚才提到了那么多前人的作品,人工智能不愧是科幻作家绕不过的主题,万千种未来都在小说中“预演”了。那宝树老师过去都写过哪些人工智能的故事呢?哪些“预言”成功了,哪些“预言”失败了?

宝树:我可能写过大约七八篇和人工智能有比较强的关联的故事。其中比较有现实意义的一篇小说叫《妞妞》,讲述一对夫妇在两岁的女儿意外去世后,定制了一个仿生人作为他们的女儿。这个仿生人其实技术并不高,也没有真正的智能,只是模仿人类婴孩的表情和动作。但这个已经深深抓住了父母的心,让他们无法自拔,无法再从这段畸形的关系中走出来。这种技术其实目前已经初具雏形,甚至已经有人在制造死者的数字人。如果有一天死者能够惟妙惟肖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和我们对话交流,那对社会将是多么大的冲击!

昼温:也许那时候死亡的定义也会变化。《寻梦环游记》里说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也许到了未来,一个人的数字备份全被毁灭了,才算真正的死亡。

宝树:还有一个方向是思考AIGC创作(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社会的影响。我有个短篇叫《人人都爱拍电影》,讲一个女人用AI生成电影,把她的前男友拍成一个人渣。因为影像的巨大感染力让前男友陷入了麻烦……这个今天都说不清是科幻还是写实了。昼温在人工智能方面又做过哪些探讨呢?

昼温:我是语言学专业出身的,写过很多语言学科幻。其中一部作品是跟机器翻译相关——《最后的译者》:在AI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翻译行业被人工智能彻底颠覆。语言学校消失,职业译者近乎绝迹,仅剩文学翻译这一“最后的河塘”苟延残喘。主人公作为全国最后一名翻译专业学生,被迫参与“巴别塔计划”——通过整合全球语言数据,构建一种高维的“纯语言”,使人类无需翻译即可直接理解彼此。

之前刷到一个短视频,日本世博会的当地记者用翻译器采访中国游客:

日本记者:你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人:陕西西安。

到这里一切都很顺利,日本记者顺势问他,你觉得这里有什么很厉害的东西(值得一看)?结果翻译器直接翻译成:有什么了不起的?

中国游客的眼神一下子就不对了。

现在,人们知道机器翻译不是百分百靠谱,不会特别当真,但到了未来,人们的交流完全靠人工智能翻译时,AI会不会在这中间搞事情呢?就像现在的操纵性翻译或目的性误译。比如《流浪地球》电影中,刘培强就会直接使用戴在耳边的同声传译装置跟外国宇航员交流,完全没有人在中间校验译文。那个时候,人们也许会认为,学外语就像现在学习手工织布一样没必要,那人工智能就可能从一句又一句的翻译中离间人类,达到它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时你说出的话、听到的话,都像通过了一层看不见摸不到的膜,那么你所接触到的世界,还会是真实的吗?

宝树:记得前年,科幻小说家顾适给我看过她用ChatGPT翻译的一部小说,翻译质量是很不错的。从那以后,我感到翻译工作被AI取代只是时间问题。我前些年也翻译过一些作品,后来不再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最近我又开始翻译了。这么做,除了作品本身对我的吸引力外,另一方面是我想探索人类的翻译有没有无法被AI取代的一面。所以这次翻译,我更多地采用了所谓意译,也就是说为了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不再拘泥于原文。如果这种方式能够得到肯定的话,或许可以说,最忠实的翻译恰恰是不忠实的,因此也不一定会被AI取代。从这个角度看,AI也推动了人类译者对于翻译的深层理解与反思。

你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如果AI翻译日趋完善的话,人们可能就不去学外文了,因为将来很可能是可以用几分钟就生成一本书的完善的中译本。比如说,斯蒂芬·金或者东野圭吾这样的作家推出一本电子版的新书,只要事先版权谈妥了,我们可以在五分钟后就读到中文版,而以前需要一年以上。这样的世界当然很令人向往,但是一个懂得外文的人,阅读原文所把握到的原文意境,还是远超过翻译出来的内容。如果我们只依赖于翻译,这扇大门就永远对我们关闭了。我们实际上失去了一个让自己拥有另一种交流和思考的维度的机会。

昼温:正是如此,技术的发展总是有得有失。现在最令你惊叹的现存人工智能技术是什么呢?

宝树:虽然我们作为创作者会更多考虑技术的复杂负面后果,但还是有很多令人振奋的方面。比如我觉得人工智能用于医疗就非常有意义,根据基因数据进行疾病风险预测和医学影像识别等,人工智能的效率都比人类医生要高不少,也不容易犯错。还有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制,可以用人工智能帮助计算高分子结构,“定制”出针对癌细胞特定基因序列的药物,达到只杀死癌细胞,不杀死正常细胞的结果。这样药物研发的成本会大为下降,周期也大为缩短,目前已经有一些初步的应用。这项技术未来再发展,可能将会制造出在人体内随时可以杀死癌细胞的智能纳米机器。那样的话,癌症就基本攻克了。人均寿命延长几十年不是梦。

昼温:希望呢!但也可能出现《三体》中提到的基因定制病毒:对于其他人来说,感染上只是小感冒,而对于特定的人,则会有致命危险。人工智能时代的医德,也许未来会成为医务工作者躲不掉的命题。

3

人机合作如果是一种趋势,创作者该如何应对写作伦理?

昼温:而作为文字工作者,大语言模型一出来,我感受到的冲击还是挺大的。有时候在网上读文章,津津有味看到一半才发现是AI创作的,有时候读到最后都分辨不出来。而有些AI写的小说已经获得了大奖,游戏和动画也开始出现另类“3A大作”(AI作图、AI配音、AI作曲或AI编剧)。写作,或者说是创作,似乎都不再需要人类了。宝树老师怎么看这一现象?又是否用过AI创作呢?

宝树:这个问题现在也是作家中讨论的一个热点,毕竟这是大家最关心的本领域的剧变。目前两派还是壁垒分明的,一派认为机器没有灵魂,不可能具有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写出来的东西也只是徒具其形;另一派则认为灵魂也无非是一种算法,没什么神秘的,机器将来必将取代人类。我比较偏向后者,我觉得不能把人的创作能力浪漫化,认为机器一定做不到。

不过我尝试过用AI写一些段落来实验,感觉基本还是比较初步的,逻辑性和文学美感上都还有不小差距,机器要取代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拿得出手的那些还是经过人的仔细调整,不是纯粹AI的产物。

昼温:我也有同感。我曾经尝试过给AI下达指令,让它生成小说中的一段话,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需要调整,完全没有脑海中的场景通过键盘行云流水落在文档里的感觉。

宝树:不过,无可否认,现在让AI随便写几段话,表达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类一般的水平。某种人机协作还是一个大趋势。但这个似乎又涉及写作伦理,如果我让AI生成一段可用的文本,然后我拿来使用。这和我从别人书上看到一段话来抄袭,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只不过这种抄袭并没有一个苦主罢了,但我们的行为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也是目前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我并不是抵制AI写作,长远来看,人机协作进行创作是必然趋势,但我们在奔赴和AI合作的道路之前,有些问题应该先想清楚。

昼温:AI版权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社会共识,真的是技术在前面跑,法律、道德、伦理在后面追。但总有一天,这样混乱的局面会结束。

我目前主要还是用AI帮助查阅资料,而不是真正生成行文。写作对我来说更多是一个自我表达的方式,把打动我的情感和经历,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给更多人。写作的过程是非常愉悦的。在未来,人工写作是否会变成一个非常稀少而私人的事情呢?就像现在的非遗手艺人一样,需要守护和传承,而流水线上的商品才是服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存在。我很庆幸,在大语言模型出现之前成为了作家。

宝树:我觉得从长远角度来看,有些宝贵的东西必然会消亡。比如说当文字发明时,那些能够背诵几万行史诗的行吟诗人就不见了。当我们这代人用电脑创作的时候,上一代作家用手稿写作的方式也消失了,手稿作为文学史上的美好事物就停止存在了。我们“写”的作品是没有“原件”的,或者说保存原件这个行为变得没有意义了。当AI写作成为常态时,可能大家也觉得不靠AI而自己写,这种行为没什么意义。

或许问题更关键的地方在于,AI的创作能够走得多远,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人类。如果AI创作最后能走到任何人类艺术家都无法想象的地方去,那后世也不会为人类的损失而哀叹。人类只是宇宙智能演化中一个不算特别重要的过渡环节。

昼温: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大语言模型还是帮了很多忙。我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朋友,每天都会用ChatGPT写各平台的宣发文案。他们在和外国同事沟通时,也会用AI来润色英文。有一次她的AI账号用不了了,急得团团转,连外国同事的邮件都不敢回复,怕行文没有之前那么优雅正式。但从另一个层面讲,那些外国同事,永远也不会知道,真正的“她”是什么样的。

我在小说《你一生的言语》里提出了一个叫“语痕”的概念——说白了就是,你说的话、写的字里,到底能留下多少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痕迹。

最鲜活的是面对面聊天:你说话时的表情、小动作、语调,你前半生攒下来的那些口头禅,还有在对方注视下,来不及多想就蹦出来的那句话——那一刻的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能完全复制,连你自己都做不到。

其次是手写:写字其实特别考验手上功夫,一笔一画都是肌肉记忆。写的时候你会反复琢磨,最后落在纸上的,可能就是你最真实的水平。内容可以抄,但字迹骗不了人——法庭上,专家光看笔迹就能辨真假。到了电子文档,痕迹就淡多了:只剩下一点用词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子,但太容易复制粘贴,个性几乎被抹平了。

那AI修改过的文字呢?经过数字传输后,连最后那点“人味”都没了。它可能语法完美、逻辑清晰、文笔漂亮,但就像超市里的塑料苹果——光鲜,但没有生命。那这样的语言算什么?不过是一团石墨的痕迹,空气的振动,或是屏幕上的像素点罢了。

那会不会有一天,我们每发一条消息都要AI精修,而面对面聊天,反而成了让人尴尬的事?而这样的羞赧,已经在朋友面对外国同事时的失语中开始体现。

宝树:“语痕”这个提法很有深意,我觉得广义来说,可以当成人类个体性的表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与他人接触,又不一定是愉快的过程。即便是相爱的人们,也不可能绝对合拍,而且越是相知,可能给彼此的伤害也越深。这方面,AI所做的是在我们周围建立一个隔离层,比如说计算我们的喜好,建立信息茧房。当然,理想上,它应该能够过滤掉不好的一面,而促进正面的交流,但二者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如果我们不迈出自己的舒适区,不冒着误解和交恶的风险去付出努力,也永远无法和他人建立真正真诚而深入的关联。

昼温:是啊。不过GPT-4o有一个版本就存在过于讨好用户的情况,在对话中专注于奉承用户,遭到大量反对,OpenAI最终选择紧急回滚。看来太迎合用户也会令人讨厌,这个度连AI也不好把握呀。

宝树:但总归其目的是让我们更开心,只是手段可能更狡猾。这里也关联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可能它只让我们生活在自己喜欢的文字和故事里,让我们永远无法迈出去了解世界的本相。伟大的文学,揭示这个世界一些残忍的真相,通常是不太让人愉悦的。但因为有很好的故事性和文笔,所以能让我们去尝试接受,去提升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但AI可能创造出非常精彩的故事,让我们非常沉醉的文笔,却和这个世界的本相隔离。这样,我们岂不是将被豢养在一个个肥皂泡里,和世界本身也和更伟大的境界绝缘了?就像《束手》里所描述的,人类被圈养起来,只不过这种圈养更彻底,我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被囚禁了。

昼温:这样听起来,作家还是有存在的意义呢!用手中锋利的文字刺破人工智能打造的泡泡,帮助人们深度链接、理解世界。

刚才说了那么多,还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话题,那在未来,AI会不会搞出一套自己的语言啊?前段时间网上不是疯传一个视频吗?两个AI聊着聊着,突然发现对方都是AI,结果直接切换成加密语言继续聊。这不就等于它们背着我们搞小团体吗?最可怕的是,等我们发现的时候,可能早就管不住它们了。

宝树:这点我倒是蛮期待的,有没有可能它们发展出一种不受人类语言模式约束的新语言?人的自然语言受限于一些基本的结构,比如说主谓结构,似乎总有一些主体在做出行为,但这些主体是对流变的现实的一种失真的模拟,而我们只能这么去理解世界,有没有可能人工智能的语言能够摆脱这个结构,在一个新层面上理解世界?如果可能的话,不论人类是否能理解,都是宇宙智能本身的一种飞跃。

昼温:那到时候我们就只能像蚂蚁一样,仰望AI去探索星辰大海了。似乎对于人类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未来。你认为我们最有可能走向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

宝树:这个真的很难预言,只能说未来可能会很美好,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强烈的动荡。比如说通用人工智能,如果能够代替大多数人的工作,让90%的人失业,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诱发战争和混乱?又比如说,网络通信技术,能够让人群以之前无法想象的方式连接起来,但又会在人群中制造区隔和对立,放大人性中党同伐异、自我中心的缺陷。今后的每一步可能都蕴藏危险。目前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也间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关。

虽然我们不可能真正去预知未来,但可以去想象。我今年会出一本新书,叫《你已生活在未来》,讲述AI等近未来科技下一些可能发生的生活故事,也许会有一丁点参考价值,也许纯属盲人摸象,过几十年看就是笑料。单纯从创作角度来说,我觉得短期内还不用太悲观。十年之内,AI还不太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创作者,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也的确不多了。真正远远超过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可能在二三十年后就会出现,天堂或者地狱,我们到时就会知道。但就像我上面说过的,能见证这样一个必将到来的未来本身也是一种幸运。

昼温:是啊,“生命总会自己找到出路”,尽管中间会发生很多动荡,人类社会一定会找到适应它的方式,也许是一种新的语言,也许是完全不同的伦理道德,也许那种方式会让今天的我们无法理解。总之,未来已来,让我们一起见证!

百度 成都兴城俱乐部立足眼前,规划长远。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醋纤是什么面料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吃什么药 机械表是什么意思 摩羯座是什么星象 属牛的跟什么属相最配
5月12日什么星座 男命七杀代表什么 火鸡面为什么这么贵 珙桐是什么植物 pls是什么意思
显现是什么意思 阿奇霉素治疗什么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是什么原因 梦见鸡啄我是什么意思 戴珍珠手链有什么好处
ssr是什么意思 拉肚子喝什么药 阿胶糕什么时候吃最好 sjh是什么意思 vca是什么牌子
每天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8jop7ns3r.cn 右肝钙化灶是什么意思jinxinzhichuang.com 感冒拉肚子吃什么药hcv8jop9ns4r.cn 肝在什么位置图片hcv9jop6ns0r.cn 吃什么水果减肥hcv8jop1ns5r.cn
阑尾炎可以吃什么hcv9jop0ns1r.cn 什么体质人容易长脚气hcv8jop4ns3r.cn 舌头有问题看什么科hcv7jop6ns1r.cn 人的胆量由什么决定hcv9jop6ns0r.cn 乌龟一般吃什么hcv8jop2ns8r.cn
怜悯之心是什么意思hcv9jop6ns2r.cn 小孩子为什么会得抽动症hcv8jop4ns6r.cn 羊与什么生肖相合dayuxmw.com 积气是什么意思hcv8jop3ns9r.cn 手腕凸起的骨头叫什么zhongyiyatai.com
风疹是什么hcv9jop7ns4r.cn 朋友开业送什么礼物好hcv7jop9ns2r.cn 制冰机不制冰是什么原因hcv8jop2ns7r.cn 什么是碱性食物有哪些jasonfriends.com ivy是什么意思hcv8jop0ns6r.cn
百度